古丝路上的阿富汗

图片1.png
我们都知道,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开辟了丝绸之路。张骞第一次踏上出使西域的历程是在公元前139年。经过了十几年的艰难险阻,张骞返回了长安。这次出行,张骞到达了大月氏人征服的大夏(巴克特里亚王国,统治今天的阿富汗)。这一次“凿空”对东西交通史的意义是空前的,阿富汗也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。

在辗转西域十多年的时间里,张骞考察了西域各处的山河大川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,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:西域的市场上有“蜀布”出售。经过了解,张骞得知“蜀布”是从中国西南方通过印度贩卖到此的,这引起了张骞的极大兴趣,他十分想搞清楚,除了他用双脚走出来的通往西域的路,是否还存在同样可以到达西域的“南线”。公元前119年,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大月氏的首都蓝氏城(今天阿富汗的瓦齐拉巴德)时,特意分出一支队伍向南,逆向考察经过印度通往中国西南的道路,但最终还是半途而废了。

到了唐代,中国人对阿富汗的了解更为详尽。公元627年,唐代的高僧玄奘出玉门关经过新疆进入中亚后,先是沿着张骞第一次西行返程的路线,翻越葱岭向南出铁门关,经今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进入阿富汗北部昆都士,再经马扎里沙夫、巴米扬后翻越大雪山(兴都库什山),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境的滥波国(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)和那揭罗喝国(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附近),直至公元628年秋到达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(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)。

然而,这只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一些线索。把目光投向史书之外,又有多少无名的探险者和商人,早就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慧,走出了无数条经过阿富汗通往南亚的商路。


技术支持:中教畅享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