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路上的阿拉伯

图片2.png

想到阿拉伯,我们眼前会浮现香气四溢的香料、精美的中东风格的地毯、甜甜的椰枣……我国与阿拉伯的交往也起源甚早,有一段穿越千年的丝路情缘。

公元前5世纪,中国丝绸通过波斯传到阿拉伯国家、希腊、罗马,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,汉朝派往西亚和阿拉伯国家的使团增多。中国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等去往西亚和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国家,阿拉伯商人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,带来大量的动、植物产品。

唐时,中国与阿拉伯来往密切,来到中国长安、洛阳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远超十万,甚至有的在中国经商几十年,安家落户。宋时,中外海上交通发达,广州、泉州、扬州都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,许多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中国做生意。明时,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,郑和船队回国后,精通阿拉伯语的助手马欢撰写了《瀛涯胜览》,记述了阿拉伯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概况。

此外,中国的四大发明——造纸、印刷、火药、指南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。公元8世纪后,四大发明与瓷器、茶叶一起传入阿拉伯国家。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,中国考古工作者在丝绸之路沿途的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山西等地区发现大量阿拉伯文物,这些文物说明了中国与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。


技术支持:中教畅享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